打造組織能力的系統化思維

你知道為什麼組織長不大?為什麼有些組織越活越糟?為什麼有些組織經不起挫敗?這三個為什麼是當初看到商業思維學院院長Gipi課程分享的提問,也馬上打到我,那些大公司如何透過組織能力達到此規模的,打造組織能力到底是怎麼一回事?透過這次院長的分享,組織管理的思維上又有一個突破以及執行的方向。

Gipi舉過去在鼎新的經歷,以鼎新組織能力,一週時間可以讓不會的工程師有產值,聽到這裡眼睛都一亮,到底是什麼能夠這樣達到。

原來是發展出底層的技術平台運用此技術平台解決80%的難題,再去拆解專案型跟例行性標準品。

拆解專案與例行性事務

透過這樣的思維,帶回製造業的產線中,以我們塑膠模具及射出成型代工來說,射出成型的作業就偏向例行性業務,而模具就偏向專案型業務,區分後的工作內容,在拆解各個職務其實就能知道80%的例行性工作,可以在一個月內左右透過教育訓練及師徒制的方法讓他馬上有產值。

過去原以為製造業師徒制為主,就是隨著師傅的日常教導,即使從簡單的開始,但也需要碰到困難的事物,混著學習,但這樣的時間就是要兩年到三年,但聽完這場分享後,我就知道有組織能力的公司,三個月就能有即戰力。

良善文化及流程打造組織能力

試著將公司的業務內容、職務內容拆解完上述的工作後,就要細部來處理有哪些職能能夠這樣處理,並將處理的方法,拆分學習內容,做出職能職等的考核制度。

管理者就是要思考如何拆解出公司職務流程的匯流點,建立起教育流程及職能規範,就能強化組織能力。

組織能力的定義

Gipi也定義組織能力就是:
「一家企業經營能力的底蘊,能留在組織內,形成優勢。」

良善的文化帶動組織行為,追求卓越的人才以及與時俱進的制度與流程,而公司形成這樣的文化狀態後,即使團隊的成員到更好的地方發展,它也會是一個生生不息的組織系統。

標準品與專案客製化

當組織能力培養起來解決80%問題,剩下的20%通常就是專案型客製化的內容,依據每次新客戶需求而有所不同,如同我們塑膠模具的新產品開發都是單一家客戶,但如果我們能夠開發公用模具,我就能用同一組模具的產品,賣給大家,這樣模具部門只需要例行性的保養、業務行銷也能針對單一產品的推廣做深度的研究。

所以Gipi院長的觀點也是小公司要盡量標準化、大公司則慢慢導向客製化。

若想降低管理培訓的困難,就是將大部分客製品轉向標準品的產品開發,就能再度降低管理的議題。

結語

以上幾點是在這次分享中比較印象深刻並且要去執行的地方,管理者跟技術並行的路上,都需要兼顧並不容易,若能逐漸強化組織能力,也可以讓公司及主管多點餘裕,同時對於新進人員,其實也能快速有產出,增加成就感,希望這篇文章也能幫助到你,如果有任何問題想要交流,歡迎mail給我,那我們下次再見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