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產業務的差異化破口:客戶報價流程

傳產只能用傳統的業務方法嗎?

剛開始跟著一代學習報價的流程是:瞭解客戶產品功能需求就報價。

現在我對精準客戶的流程是:訪談需求、了解應用、提案確認、報價。

從產品規格的技術代工,成為塑膠品解決方案服務公司。

客戶無論是來廠或者電話、信件說明,就要求出報價單,之後被動等回應。

網路時代來臨,模具開發動輒數萬起跳,人真的願意只靠信件網來就下單嗎?

要評估塑膠模具開發到量產,只需要產品設計圖、原料以及產量,最基礎的三種要素就能報價。

但客戶看到價格背後,內心會產生什麼疑問?

為什麼同樣一個產品,不同家報價給我的價格差這麼多?差在哪裡?保固壽命是否相同?

如果廠商不說便宜是因為用比較差的材料,做不了產品市場需求量就報廢,客戶怎麼衡量選擇廠商呢?

用產品經理思維服務客戶:讓服務在技術之前

產品經理首要了解用戶需求,產品的旅程用途。

客戶找我們開發塑膠品,對於塑膠的應用我們比他清楚,我們就要告訴他選擇這個製程的好處及缺點。

會成交是因爲客戶的信任。

在相對飽和的代工產業下,產品大家都能做出來,價格交期又差不多的情況,如何勝出?

就是前期公司業務、客服接觸的體驗,如何快速建立信任感為要素。

公司的業務不再只是最低需求的了解,而是讓我們潛在客戶有以下認知:

1.讓客戶了解塑膠射出代工產業

2.讓客戶怎麼如預算的花費

3.讓客戶知道我們公司服務差異性

4.告訴客戶你給他什麼保障

從上面幾項不段強化信任感,信任才會促進成交。

品牌不只是「溢價」更是收「保費」

劉潤:「大部分人只看到了“使用價值”,卻忽略了後面那一樣:“價值的確定性”。」

當一個人,只把品牌帶來的額外收益,理解為「溢價」時,他只知道:

做品牌能帶來更多的利潤,我要做品牌。

但當他還了解「保費」時,他還能知道:

消費者願意多花的那筆錢,不只為了產品本身,還是為了確定性而買單。

以製造業來說就是「再現性」:一個產品能夠反覆操作生產,都出現一樣或接近的品質水準。

➤ 為什麼從只開模還要會射出成型?

因為我們要了解開模具後,對後端射出成型的使用上有何問題或優化的點。

➤ 為什麼會射出成型後還要購入檢驗設備?

因為我們要驗證生產的成品能夠合規。

➤ 為什麼不只問需求就好,還要了解客戶的產品用途?

你才能在讓客戶從「這廠商可能可以做好」變成「確定可以做好,就算有問題他也能跟我一起解決。」

結語

當其他廠商指出報價單時,有一家廠商對你的需求做出提案簡報及建議方案,價格如果跟其他差不多,或者貴一些,你會選誰呢?

消費者願意多花的那筆錢,不只為了產品本身,還是為了確定性而買單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